51.閱讀下面一段文字: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焉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雞鳴狗盜之入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王安石《讀孟嘗君傳》)
請回答:
(1)“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這三句話是這篇文章反駁的觀點。而這三句話輕重不同,中心是什么?(1分)這三句之間是什么關系?(2分)哪些詞語顯示了這種關系?(1分)
(2)作者認為孟嘗君是什么樣人?(1分)作者從哪兩方面論證?(2分)
52.閱讀下面一段文字: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應未閑。(李白《關山月》)
請回答:
(1)這首詩歌屬于什么體裁?(1分)
(2)邊塞詩的內容一般包含三方面:異域風光、怨恨戰爭、思念家鄉。分別指出哪些語句表達了上述內容。(3分)
(3)李白詩歌風格的主要特點是什么?(2分)這首詩歌哪些部分很能顯示李白詩風?簡要說明。(2分)
53.閱讀下面一段文字:
我在五十年前,完全沒有懂得這一段話的“誅”正是中國專制體制下禁止新思想、新學術、新信仰、新藝術的經典的根據。我在那時候抱著“破除迷信”的熱心,所以擁護“四誅”之中的第四誅:“假于鬼神時日卜筮以疑眾,殺。”我當時完全沒有想到第四誅的“假于鬼神……疑眾”和第一誅的“執左道以亂眾”的兩條罪名都可以用來摧殘宗教信仰的自由。我當時也完全沒有注意到鄭玄注里用了公輸般作“奇技異器”的例子,更沒有注意到孔穎達《正義》里舉了“孔子為魯司寇七日而誅少正卯”的例子來解釋“行偽而堅,言偽而辯,學非而博,順非而澤以疑眾,殺”。故第二誅可以用來禁絕藝術創作的自由,也可以用來“殺”許多發明“奇技異器”的科學家。故第三誅可以用來摧殘思想的自由,言論的自由,著作出版的自由。
我在五十年前引用了《王制》第四誅,要“殺”《西游記》、《封神榜》的作者。那時候我當然沒有夢想到十年之后我在北京大學教書時就有一些同樣“衛道”的正人君子也想引用《王制》的第三誅,要“殺”我和我的朋友,當年我要“殺”人,后來人要“殺”我;動機是一樣的:都是因為動了一點正義的火氣,就失掉容忍的度量了。
我自己敘述五十年前主張“假于鬼神時日卜筮以疑眾,殺”的故事,為的是要說明我年紀越大,越覺得“容忍”比“自由”還更重要。(胡適《容忍與自由》)
請回答:
(1)鄭玄注以公輸般作例子、孔穎達以孔子誅少正卯為例子是提倡寬容還是主張
專制?(1分)
(2)胡適把“四誅”的禁錮自由的作用概括為哪幾個方面?(3分)
(3)這段話中胡適反復說自己“完全沒有懂得”、“完全沒有想到”、“完全沒有注意到”傳達的是什么樣的情感態度?(2分)這段話的中心是什么?(1分)
54.閱讀下面一段文字:
時光不斷在流轉,任誰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逝者如廝夫,不舍晝夜!”我們每天撕一張日歷,日歷越來越薄,快要撕完的時候便不免矍然以驚,驚的是又臨歲晚,假使我們把幾十冊日歷裝為合訂本,那便象征我們的全部的生命,我們一頁一頁地往下扯,該是什么樣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還會遠嗎?”可是你一共能看見幾次冬盡春來呢?(梁實秋《談時間》)
請回答: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這段話的主旨。(2分)
(2)“逝者如廝夫,不舍晝夜!”出自哪本書?(2分)
(3)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2分)
55.閱讀下面一段文字
暮色昏暗。大片的濕雪繞著剛點亮的街燈懶洋洋地飄飛,落在房頂、馬背、肩膀、帽子上,集成又軟又薄的一層。車夫姚納?波達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個幽靈。他在趕車座位上坐著,一動也不動,身子往前傴著,傴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傴到的很大限度。即使有一個大雪堆倒在他的身上,仿佛他也會覺得不必把身上的雪抖掉似的……他那匹小馬也是一身雪白,也是一動都不動。它那呆呆不動的姿態,它那廋骨棱棱的身架,它那棍子般直挺挺的腿,使它活像那種花一個戈比就能買到的馬形蜜糖餅干。它多半在想心思。不論是誰,只要被人從犁頭上硬拉開,從熟悉的灰色景致里硬拉開,硬給丟到這兒來,丟到這個充滿古怪的光亮、不停的喧囂、熙攘的行人的漩渦當中來,那他就不會不想心事…… (契訶夫《苦惱》)
請回答:
(1)概括第一段文字描寫的主要內容。(3分)
(2)描寫小馬對姚納這個形象有何作用?(1分)
(3)哪些地方表現了姚納的社會狀況?(3分)
六、詩詞賞析(10分)
56.閱讀下面這首詩,寫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賞析短文。
江 漢
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疏。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速。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七、作文(50分)
57.閱讀下列材料:
……對我自己來說,心胸是我在生活中想要達到的很低目標。某件事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認為它不值得一做;某個人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覺得他不值得一交;某種生活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會以為它不值得一過。羅素先生曾言,對人來說,不加檢點的生活,確實不值得一過。我同意他的意見:不加檢點的生活,屬于不能接受的生活之一種。人必須過他可以接受的生活,這恰恰是他改變一切的動力。人有了心胸,就可以用它來改變自己的生活。(王小波《工作與人生》)
所謂“心胸”可以理解為“境界”、“人生規劃”等,王小波主要是從個人選擇的角度立論的,也可以從家庭、社會等方面來思考如何改變自己的生活。請選擇一個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題目自擬。
參考答案:
五、理解與分析(第51、53、55各7分,第52題8分,第54題6分,共35分)
51.(1)中心是“得士”(或“孟嘗君能得士”)。(1分)它們之間是因果關系。(2分)“故”、“卒”顯示了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1分)
(2)王安石對孟嘗君的評論是:“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1分)文章從正反兩個方面來論證。(2分)
52.(1)古體詩。(1分)
(2)“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是異域風光;(1分)“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是對戰爭的怨恨;(1分)“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應未閑”是對家鄉的思念。(1分)
(3)“飄逸”;(2分)本詩對異域風光的描繪把明月、云海、長風融為一體,境界闊大而高遠,師心獨創,非超強的想象力難以企及,可謂李白本色。(2分)
53.(1)他們在倡導專制。(1分)
(2)第四誅和第一誅摧殘宗教信仰的自由;(1分)第二誅禁絕藝術創作的自由;(1分)第三誅摧殘思想的自由、言論的自由、著作出版的自由。(1分)
(3)反復的話語表達了對自己過去錯誤主張的強烈悔恨;(2分)這段話的中心是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或反對專制)。(1分)
54.(1)人生短暫(或珍惜時間)。(2分)
(2)《論語》(2分)
(3)引言論證、類比論證。(2分)
55. (1)共有三方面內容。環境描寫:暮色、大雪;(1分)人物描寫:姚納、小馬;(1分)姚納和小馬的來歷。(1分)
(2)描寫小馬是對姚納的補充,他倆個是一體的。(1分)
(3)他在大雪中等待的神態,(1分)小馬的瘦弱,(1分)從鄉下被丟到城市的來歷。(1分)
六、詩詞賞析(10分)
56.評分標準:
(1)賞析語言明白通順;(2分)
(2)或選擇某一角度(語言特點、結構特征、思想感情、表現手法等)具體
賞析,或從整首詞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進行全面賞析。(8分)
(3)賞析文章不少于200字;少于200字酌情扣分。
這首詩是杜甫晚年五律的代表作之一,有家難歸的漂泊、被朝廷棄置不用是杜甫面對的基本現實。而杜甫之為杜甫在于他不改初衷的憂國之心,為朝廷貢獻綿薄之覬覦同樣躍然紙上。這兩個方面是內容。形式方面,杜甫晚年詩歌追求精嚴:意向繁密且對仗工穩。
首聯對仗在后期杜詩中屢見不鮮,意象頓挫中沉郁自現:流落江漢之間的思歸之人卻偏偏對大唐帝國的命運憂心忡忡, “乾坤一腐儒”,“乾坤”何大?“腐儒”何陋?世人眼中嘲笑的對象就連自己想來不也有幾分可笑?“思鄉”、“憂國”兩個主題就在首聯并出,領起全詩。頷聯承“思鄉”來:遼闊天宇中片云的孤單、不眠長夜里疏落的月亮是詩人形單影只的寫照,意象恰切蘊含豐滿。頸聯承“憂國”來:強烈的憂國之思使杜甫不顧及自己處境卑微、年邁多病,“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速”比“老驥伏櫪”多了一層哀婉,比“病樹前頭萬木春”多了一層急切。尾聯在報國無門中尚存一線希望,讀來更令人心酸。
精湛渾厚且句句精警,沉痛渺茫而沉郁頓挫。無論思想還是形式老杜晚年詩作為后人樹立了一座座豐碑!
七、作文略

河南專升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